12月17日,由學生工作處主辦、外國語學院承辦的第71期“羨林大講堂”于西校區圖書館大報告廳舉辦。聊城大學特聘課程教授韓水軍應邀作了題為《外語學習的意義與外語能力養成》的報告。報告會由外國語學院副院長李維濱主持,外國語學院師生200余人聆聽了報告。
報告中,韓水軍回顧了自己從一名北京大學西班牙語專業的本科生到留校任教數年、再到赴拉美跟進項目、最后又重新回到教學崗位的經歷,并以個人的西語學習經驗為例,闡述了自己與西班牙語的深厚淵源,詳細講解了外國語言類學科未來的就業方向和多種選擇。他認為,外語學習要同專業知識相結合,緊跟國際發展趨勢,并時刻更新自身的語言體系。他依據外語學習的特點,從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依次介紹了外語學習的方法,并強調了“讀”的重要性。在“讀”方面,學習外語需要擴大詞匯量、豐富知識面,而閱讀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有效的方法,其中原文經典和報刊雜志的閱讀尤為重要;要樹立“好閱讀、閱讀好”的觀念,將閱讀變成一種習慣。他勉勵同學們要努力學習,積極進取,樹立崇高的目標,在提高專業能力的同時,更要培養深厚的家國情懷,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報告視角獨特,內容生動,語言幽默,使參加人員受益頗多。
韓水軍,聊城大學特聘課程教授。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西語系西班牙語專業,留校后任教員。后留學墨西哥學院(研究生院)2年、智利高等師范大學2年,主攻拉美文學和拉丁語。譯著包括長篇小說《元首的陰影》《周末逸事》,中篇小說有《純真的埃倫迪拉與殘忍的祖母》《避難權》《麗人牌香水》《饑餓圈》,短篇小說有《巨翅老人》(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選編的《語文讀本》第五冊中短篇華章三篇)《世界上最漂亮的溺水者》(上海譯文出版社的《加西亞馬爾克斯中短篇小說集》、人民文學出版社的《外國短篇小說百篇必讀》)等13篇短篇小說。另外,韓教授還在《歷史教學》《北京周報》《中國建設》《外國史雜志》等報刊發表10余篇文章,促進中拉文化交流。
(審核 魏京祥)